今日的世界充滿了不知道圣經的
人,如果
我們講道時不去注意他們,我想
那會
是很大的
失策
。福
音的傳講者必須針對聽眾中那些
屬于
世界的人,因為非信徒是圣
道最重要的聽眾。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所講的信息被今日的聽眾理
解,就需要給予文化處境適當的關注。
我們需要具備用該文化的
語言說話
的能力。感恩的是,關于此種需要,已經有足夠多的書
和文章可供參考。我已經不需要再多說什么了,不過,我要提醒,
優秀的釋經講道者應該知道這類預備工作的有限性。僅僅有適當
的處境化,并不必然意味著我們的講道已經能夠被聽眾理解,更
不用說還需要對文化進行轉換。
我們要再一次來看使徒行傳
17
:
16
–
34
,保羅在雅典的講論,
就可以知道情況就是這樣。盡管保羅在向聽眾傳講信息時已經盡
力作了處境化(我們也應該
如此
),但是,路加觀察到,這項很不
錯且必須的工作效果有限。一個雅典人對保羅所宣講福音的反應
是:“
這胡言亂語的要說什么?
”
(
1
7
:
18
)翻譯為“胡言亂語的”
這個詞,原意是“拾取種子的”或是“撿破爛的”,保羅就好像從
這里撿來一個觀念,從那里又拾來一個想法,堆在一起結果并不
協調。這是一種那些盲從處境化的人聲稱要克服的反應。
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