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轉載自橡樹文字工作室
1 圣誕節是耶穌的生日嗎?
一提到圣誕節,夸張一點的說法會說它是耶穌的生日紀念,其實是不準確的,在麥格拉思《基督教概論》里,他談到了這個日期是怎么確定的:“圣誕節是一個固定的節日,它總是被確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,這里必須強調這并不意味著基督徒認為耶穌是生于這一天,其實這一天是被選來慶祝耶穌的出生,完全和他出生的日期無關,很可能這個日期于公元四世紀的羅馬被確定,只是為基督徒提供一個不同于異教節日的一個選擇。”所以說,這個節日的日期實際上并不重要。
2 西方為何出現“九道日課”的圣誕傳統?
第一次世 界大 戰以后,出現了一個傳統,這個傳統叫“圣誕九道日課”,簡單介紹一下:“圣誕節的主題是耶穌出生,在慶祝耶穌出生的時候,人們通常要獻上特別的頌歌,當然最廣為人知的是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舉辦的九道日課和圣誕頌歌,九道日課是要追溯上帝在世界上的救贖工作始于對以色列的呼召,在基督的來臨里邊達到高潮,這種慶祝的模式現在被用于整個基督教世界,很多非基督徒對此也非常熟悉。”《基督教概論》里邊有一段是介紹九道日課的,它其實算是現代的基督教傳統,它的形式非常有意思,先有一個開始的禱告,然后有九處和圣誕有關的經文,念誦一段經文以后,就唱一首相關的詩歌,歌曲的曲目每一年會有不同,但是經文不變,最后再有一個結束的禱告,整個程序非常感人。據說從1928年開始,國王學院的整場慶祝活動,都會有廣播,現在當然會有一些網絡視頻,今年應該也有,非常好。
我們來看一下開始的禱告,《基督教概論》第361頁那里有一個:“在基督里蒙愛的人們,在這平安夜的時刻愿我們認真并喜樂地預備自己,再次來聆聽天使的信息,甚至在我們的心思意念中,去到伯利恒,去目睹發生的這一切,并且與牧羊人和博士一起來崇拜躺在母親懷中的圣嬰。讓我們共讀圣經,并留意經書中有關上帝慈愛旨意的故事,他從人類悖逆的第一天就立定了這樣的目的,直到他借著圣嬰為我們帶來榮耀的救贖。讓我們與全教會一起,從贊美的詩歌中得到喜樂。”
小貼士
九道日課崇拜儀式
開始禱告由主任牧師帶領
第一課:《創世記》3:8—15;17—19,由一位唱詩班成員朗讀
第二課:《創世記》22:15—18,由一位合唱學者朗讀
第三課:《以賽亞書》9:2、6—7,由一位大學的員工朗讀
第四課:《以賽亞書》11:1—3a、4a、6—9,由劍橋市的一位代表朗讀
第五課:《路加福音》1:26—35、38,由音樂指揮朗讀
第六課:《路加福音》2:1、3—7,由劍橋各教會的一位代表朗讀
第七課:《路加福音》2:8—16,由學院的一個院士朗讀
第八課:《馬太福音》2:1—12,由學院的副院長朗讀
第九課:《約翰福音》1:1—14,由學院的院長朗讀
平安夜短禱
祝福
3 圣誕節的意義何在?
《圣誕祝福》這本小書的一開始介紹了圣誕節的意義:“圣誕節是紀念耶穌基督降生的節日,自公元一世紀起,在歷史上就占有特殊的地位,雖然很多世紀以來,耶穌出生的具體日期和圣誕習俗的相關細節,一直是被迷霧和爭議所籠罩,但慶祝背后的意義從來沒有改變。最早人們舉行小型聚會來慶祝圣誕,在哪期間回顧過往,展望未來。事實上那個時候圣誕節還不叫‘圣誕節’,而是叫‘降臨節’或‘主顯節’。后來,本是基督教節日的慶祝活動吸引了一些初冬節日的風俗傳統,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圣誕節。在我看來,那就像一幅描繪救贖、回歸和愛的豐盛而美麗的圖畫:我們獲取并利用世間之物來崇敬一位超凡者,他由童女所生,度過完美的一生,教導我們非凡的事情,宣講奇妙的真理,經歷慘烈的死亡,最重要的是,他從死里復活,賜給我們永生——超越這一世的生命。”
4 圣誕老人為何反客為主變成圣誕節的主角?
和圣誕節原初的含義關聯最遠的是圣誕老人,據說這和美國商家有關系,實際上是把慶祝圣尼古拉斯的一個日子(12月6日),跟圣誕節挪到一起了,因為要形成一個慶典的氣氛,為了讓大家有消費的動力,最開始可能是跟商業活動有關。不過,圣誕老人是有這個人的,歷史上有這個原型,這里就不多介紹了。
5 圣誕節為何要送禮物和卡片?
圣誕老人帶來禮物,圣誕節為什么要互送禮物?據說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形成的傳統,女王鼓勵大家在圣誕季互送禮物來表明你的慷慨和恩典,那個時候大家普遍相信,是我們先收到了上帝給我們的最大的一個禮物,所以我們要互相送禮物來表達我們的歡喜和感恩。
圣誕卡片也是那個時候的產物,據說最早發明信箱的那個人,就是為了送卡片,才發明了信箱。
6 圣誕樹的來由?
最地道的圣誕樹上邊是要有彩燈的,彩燈和小禮物掛件是必須有的,禮物是表明和圣誕節的含義相關,但是那個燈,也是有內涵的,它是表明光亮、亮光。傳說是馬丁·路德最早砍了一棵冬青樹還是什么樹,于圣誕節放在自己的家里邊,作為一種慶祝和默想。他為什么砍樹?據說是因為他在路上走的時候,看到光透過樹的縫隙照耀出來,覺得太美了,后來慢慢地就形成在樹上掛蠟燭的傳統。電燈發明以后沒幾年,愛迪生的同事開始做彩燈,然后掛在圣誕樹上。電燈最早的用途,除了照明以外,就是用在圣誕樹上。
圣誕樹背后有沒有什么含義啊?圣誕樹一般是用什么樹做的?常青樹。為什么用常青樹?是為了表明生命。稍微附會一點地說,和圣經里提到的生命樹是有關聯的,它是一個象征,它象征的是生命樹,就是說你透過耶穌基督得到了一個真正永恒的生命。
所有圣誕樹的頂上還必須有一個圣誕之星。為什么要有一顆星星?這跟幾個博士有關,圣經里記載了有一顆星,引導幾個博士去找到了耶穌。這顆星星表明的是引導之意。為什么要放在那棵樹的頂上?它其實是說,你透過一顆星的指引去找到生命。
7 拐杖糖的來由?
一般的圣誕樹上邊還會掛拐杖糖,是拐杖形的、紅白相間的、螺旋式地扭在一起。拐杖糖有什么含義?它是薄荷味的,表明耶穌受苦,紅色表明他所流的血,白色表明他使人得潔凈,拐杖糖的形狀翻過來是耶穌的英文“JESUS”的首字母大寫,再翻過來就是一個拐杖,表示他是我們的牧人,引導我們走永生的路。
8 圣誕紅表達何意?
圣誕的季節基本上是紅顏色的季節,圣誕紅是表示血,耶穌所流的血。
道成肉身是圣誕節基本的含義,紀念的中心,一個神學家說:“圣誕節不是要慶祝一個嬰孩的出生,圣誕節是為了要紀念上帝成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。”
這段經文開始告訴我們兩大事實。首先,我們主耶穌基督怎樣取了我們的人性在他身上,成為了人;其次,他的降生是神跡,他的母親馬利亞是一位童女。
這些是非常奧秘的問題。 它們是深奧之事,我們無法測透。它們是事實,我們的頭腦不足以完全領會。讓我們不要嘗試去解釋超越我們薄弱理性之上的事。讓我們甘于帶著敬畏相信,而不推測我們不能理解的事。我們知道,在創造世界的那一位來說,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,這就夠了。 讓我們滿足于使徒信經的話:耶穌基督“因圣靈感孕,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”。
讓我們留意這些經文當中上帝賦予我們主的兩個名字。一個是耶穌,另一個是以馬內利。 一個名字描述了他的職分,另一個描述了他的本性。兩個都極值得留意。
耶穌這名字的意思是“救主”。它和舊約圣經中的約書亞是同一個名字。上帝賦予我們主這個名字,因為“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”。這是他特別的職分。他用自己的血洗凈他們,救他們脫離罪責。他把使人成圣的圣靈放在他們心里,救他們脫離罪的轄制。當他把他們從這世界接走,與他一道安息的時候,他救他們脫離罪的存在。他在末日要賜給他們一個榮耀的身體,并且要救他們脫離罪的一切后果。基督的百姓是有福和圣潔的!他們得救不是為要脫離苦難、十字架和爭戰,他們得救是要永遠脫離罪。他們被基督的血洗凈,從而脫離罪責,他們被基督的靈改變,合適上天堂。這就是拯救。緊緊抓住罪不放的人實際上尚未得救。
對勞苦擔重擔的罪人來說,耶穌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名字。他是萬王之王,萬主之主,他本可以合法取某個聽起來更威嚴的尊稱,但他沒有這樣做。這世界的統治者常以偉大、征服者、勇敢、莊嚴和類似的頭銜自稱。上帝的兒子卻甘心稱自己為救主。渴望得救的人可以放膽靠近上帝,通過基督,帶著信心來到上帝面前。向人施恩,這是耶穌的職分,是他喜悅做的事。“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,不是要審判世人,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。”(約 3:17)
耶穌這名字對信徒而言特別甜美寶貴。他們求君王、王子施恩卻不得重視,耶穌這名卻常常給他們帶來益處。它已賜給他們金錢買不到的內在的平安,它已安慰他們憂愁的良心,給他們沉重的心帶來安息。《雅歌》中說“你的名如同倒出來的香膏”(歌 1:3),這說出了許多人的經歷。有福的人不是僅僅信靠關于上帝恩賜良善的模糊概念,而是信靠“耶穌”。
這些經文中講到的另外一個名字,與剛剛提到的那名相比,其意義毫不遜色。這是上帝根據我們主的本性——“上帝在肉身顯現”——而賦予他的名。他被稱為以馬內利 ,“上帝與我們同在。”
讓我們務必對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本性和位格有清楚認識。這是最重要的一點。我們應當內心堅信,我們的救主既是完全的神,也是完全的人;既是完全的人,也是完全的神。我們一旦看不見這重大的根本真理,就要落入各樣可怕的異端。以馬內利這個名字包含了全部奧秘。耶穌是“上帝與我們同在”。他在凡事上有與我們一樣的人性,只是沒有犯罪。雖然耶穌按人的血肉“與我們同在”,與此同時他卻也是真正的神。
我們讀四福音書的時候經常發現,我們的救主會疲倦、饑餓和口渴——像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那樣,會哭泣、嘆息和感受痛苦。在所有這些方面,我們看到基督耶穌“那人”。我們看到他從童女馬利亞所生時取過來的人性。
但在同樣的四福音書中我們也發現:我們的救主知道人心和人的思想;他有權柄勝過鬼魔;他能說一句話就行出最大的神跡;他接受天使的服侍;他容許門徒稱他作“我的上帝”;他說“還沒有亞伯拉罕,就有了我”,“我與父原為一”。在所有這一切事上,我們看到那“永生的上帝”。我們看他是“在萬有之上,永遠可稱頌的上帝。阿們”。(羅 9:5)
你要你的信心和盼望有穩固根基嗎?那么定睛在你救主的神性上吧。他是大能的神,我們受邀來信靠他的寶血。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是他的,無人能把你從他手里奪去。如果你真相信耶穌,就不要讓你的心愁苦害怕。
你想在受苦和受試煉時得到甜美安慰嗎?那么定睛于你救主的人性上吧。他是身為人的基督耶穌,作為小小嬰孩,躺臥在童貞女馬利亞懷中,理解人心苦楚。他能與你的軟弱感同身受。他親身經歷過撒旦試探,他忍受饑餓,他曾流淚,他曾感受痛苦。在一切時候都當把你的愁苦交托給他,他不會藐視你。借著禱告在他面前傾心吐意,一無保留。他能同情他的百姓。
讓這些思想深深扎根在我們腦海里。讓我們為著新約圣經第一章包含的鼓舞人的真理感謝上帝。它告訴我們有一位要“把他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”。但這并不是全部。它告訴我們這位救主是“以馬內利”——他自己是神,卻也是上帝與我們同在,因為借著耶穌,上帝在像我們自己一樣的肉身中顯現。這是好消息,這確實是好消息。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,并且憑信心在心中以這些真理為糧得飽足。
(摘自萊爾著《馬太福音釋經默想》,三聯書店,2015年)
推動福音宣教,陶造屬靈生命
關注該公眾號

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