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同主禱文所示范的,開始一個禱告最合適的方式是頌贊和敬拜。但很令人悲傷,我們經(jīng)常被自己的欲望所推動而直接開始祈求。我們常想要從上帝得到一些東西時,才去找祂。我們是這么急于提到自己的要求和說出自己的需要(這些上帝早已經(jīng)知道了),因此往往不是完全忽略了敬拜,就是用敷衍的態(tài)度很快地跳過這一項。
忽略了敬拜,就是把禱告的核心部份除去了。熱切的祈求是一回事,特別是當(dāng)我們孤獨地在危險之地時;而熱切的敬拜、頌贊卻又是另一回事。那些偉大圣徒的禱告,教會歷史中的禱告勇士,所共有的特征就是他們對上帝都有極熱切的敬拜和稱頌。
我們在表達敬拜上的遲緩和軟弱,可能有二個根本的原因。第一是缺乏合適的字匯。當(dāng)要敬拜時,我們卻說不出話來。
衛(wèi)斯理在他寫的圣詩:“愿我有千個舌頭來頌贊主”中,表達出類似的心態(tài)。這首詩歌是在哀嘆,只有一個舌頭的限制成為贊美上帝可悲的攔阻,只有再加上九百九十九個舌頭才能將心中的稱頌完全表露出來。
詩篇是用簡單但有力的字匯寫成的,作者們借著它表達出心中對上帝的敬畏,并沒有忽視心智在敬拜上帝時所能發(fā)揮的功用。詩人們張開他們的口,發(fā)出贊美來。這些贊美確實是在圣靈的感動下被賜予的,但也是要有那些心思深刻浸潤于上帝之事的人才能發(fā)表得出來。
另一個發(fā)出贊美的大攔阻是“無知”。我們因字匯的有限而有的苦惱,還不如因?qū)λ窗莸哪且晃蝗狈α私舛械目鄲纴淼么?。我們的敬拜同樣會因缺乏有關(guān)上帝的知識而遇到困難。
一個人要如何向他所不認識的上帝寫情書呢?一個人的嘴唇怎能向那位對他來說是朦朧不清而不知名的至高者,說出贊美的話呢?上帝是個有位格的神,有著無止盡的歷史。祂不但在那榮耀的大自然的舞臺中啟示祂自己,也借著圣經(jīng)的篇章使我們認識祂。如果我們將祂的話充滿在心智中,我們的遲鈍和結(jié)巴將轉(zhuǎn)愛成形式完美而且滿有意義的贊美。藉著將自己沉浸在詩篇中,我們不但能看見要如何贊美,也擴充了對所贊美的那一位的認識。
為什么我們要敬拜并頌贊祂?因為這是我們身為人類這被造物應(yīng)盡的義務(wù)。我們已被呼召來使上帝的榮耀充滿遍地。我們是照著祂的形象而造,來反映祂的榮耀,我們主要的任務(wù)是影顯主。同樣的,我們也應(yīng)來敬拜祂,但并不是出于奉承的態(tài)度,好像故意“把祂抬高”(替祂戴高帽子),好使他應(yīng)允我們的祈求。我們也從圣經(jīng)中的描述中往意到,天上的天使整天都圍繞著上帝的寶座來敬拜、贊美祂。
從實際的角度來看,為什么敬拜對我們這么重要?因為唯有當(dāng)上帝的圣潔和威嚴深深銘刻在我們的心中時,我們整個基督徒的生活——一種順從和服事的生活——才能得著動力,并變得更豐富。在我被激發(fā)去為某人做一件困難的事之前,需要先對那人有某種程度的尊敬。當(dāng)有人要我為他進入世界,承受許多憤怒和反對群眾的逼迫和敵擋,我必須對他有著衷心的尊崇才行。只有如此,才能使我心中不覺得這任務(wù)是個重擔(dān)。
當(dāng)我們以敬拜和頌贊來開始禱告時,我們是在調(diào)整自己的心弦,準備以認罪、感恩和祈求來到上帝面前。希伯來書四章十六節(jié)告訴我們,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進入至圣所,因為幔子已被十字架除去了。在伊甸樂園門口把守的天使,他們手中揮動的劍已然取走?;綖槲覀冮_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進到上帝面前。然而,如果我們查看一下教會的歷史,會發(fā)現(xiàn)人們還是對上帝敬而遠之,以為上帝仍然遠離他們。在教會中的禱告變得如此公式化,因此許多基督徒的反應(yīng)是反其道而行。今天,我們常聽到所謂“交談式”的禱告。我們對上帝說話的方式變成這樣:“嗨,上帝,你猜猜事情發(fā)展得如何?對我來說,今天的情況并不大好。但是,喂!你知道嗎?你和我合作,我們可以做出一番事業(yè)來,是不是?哈!”這是一種相當(dāng)輕忽、任意親近上帝的方式。
但是,禱告變成這種樣子是有其歷史緣由的。它代表著對形式主義的過度反對,因此采用這種自由式的禱告,卻產(chǎn)生了輕蔑上帝的副作用。它原意是要計劃減少禱告中人為的成份——然而,卻創(chuàng)造出最糟的人為禱告。任何被造物都不應(yīng)于上帝直接臨在時,以這種大膽的態(tài)度對他說話。
上帝確曾邀請我們自由進到祂的臨在中,但我們?nèi)孕柚雷约菏莵淼缴系勖媲?。?dāng)面對面和這位全能者相遇時,誰會像和棒球場看臺上的朋友那樣說話?我們可以大膽地來見上帝,但態(tài)度絕不該是傲慢、放肆的,也絕不該輕率,好像是和一位玩伴談話一般。
當(dāng)我們以敬拜和贊美開始禱告時,就是在承認我們交談的對象之偉大。我們禱詞的文法不一定要十全十美,其中的文詞不一定要高雅而動聽,但必須能反映出上帝當(dāng)?shù)玫淖鹁春蜆s耀。敬拜引導(dǎo)我們在其中可以認罪、感謝,并祈求。
坊間的一些書好像要使我們相信,我們只需遵行某些步驟去行,上帝就會將所求的給我們。事實上,這些作者的意思是:“遵行這些步驟或使用這些特定的話語,你就可確知上帝會賜下你所求的?!边@不是禱告,是變魔術(shù)。這不是信心的表現(xiàn),而是迷信。這好像是在說:我們可運用一些竅門來操縱那位至高的上帝。
上帝每天都會聽到一些操縱式的禱告,是從那些不知如何頌贊、尊崇上帝的心中產(chǎn)生出來的。許多禱告的人經(jīng)常忘掉了他們說話的對象是誰。
認罪
表達了頌贊之后,我們必需帶著認罪的心來到上帝面前。要記得,若沒有基督成就的工作,我們根本沒有資格來到上帝面前,對著上帝的耳朵作任何發(fā)自心中的訴求。我們本來沒有任何權(quán)利得著祂的同在。圣經(jīng)告訴我們,上帝是如此的圣潔,甚至不愿看見任何的罪惡。上帝喜悅義人的禱告,但我們每天生活所行的并不十分公義;然而我們所服事的上帝卻因著基督轉(zhuǎn)眼不看我們的罪,邀請我們進入祂的同在里。
正如“禱告范本”中所指出的,認罪是我們和上帝談話正常的一部份。認罪并不是只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節(jié)期和日子所草率從事的行為。對基督徒而言,認罪應(yīng)該是每天的行動,天路歷程中應(yīng)有的特征?;酵綉?yīng)該有個悔改的靈。每天都必須認罪的主要理由,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做了許多違犯神圣律法的事。我們做了許多不該去做的事,也忽略了許多上帝命令我們該去做的事。我們每天在上帝面前都有許多虧欠。因此,每天的禱告中都應(yīng)包括真正的認罪。
圣約翰告訴我們:“我們?nèi)粽J自己的罪,上帝是信實的、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?!保s壹1:9)我們在此發(fā)現(xiàn),上帝饒恕我們所有已認之罪的應(yīng)許,若對這項應(yīng)許裝作不知或忽略它,無異是使自己走在危險的路徑上。上帝命令世人要認自己的罪,并且答應(yīng)要赦免世人所認的罪。因此,我們應(yīng)該每天懺悔自己的罪,是再清楚不過的事了。但是,認罪到底是什么意思,以及其中應(yīng)該包括些什么,在此須作些推敲和研究。
我們可以分辨兩種不同的悔改:懊悔和痛悔。懊悔是悔改的仿造品,它從不使我們有資格得著赦免。它好像一個小孩子,做了違抗母親之事后被捉到,哭喊道:“媽咪,媽咪,對不起,我錯了。請不要打我的屁股?!卑没谑羌冇蓱峙聭土P的動機所引發(fā)的悔改。在這情況下,罪人向上帝承認他的罪,不是出于真正的哀慟悔改,而是出于想得到“逃離地獄車票”的欲望。
真正的悔改會表現(xiàn)出“痛悔”,一種因覺察自己侵犯了上帝而有的敬虔的哀慟。在此,罪人為他的罪哀悼,不是因為失去獎賞或感受到懲罰的威脅,而是因為他曾做了一些損害到上帝榮耀之事。羅馬天主教在認罪時所用的禱告,稱為“懺悔頌”,表達罪人悔改的心意:“噢!主,我的上帝啊!我衷心為著曾侵犯神而深感難過。因著你公正的懲罰,我厭惡所有曾犯的罪,但最重要的是,因為我侵犯了你。噢!主,我的上帝?。∧闶侨涣忌撇⑶遗涞梦胰牡膼?。我在此下定決心,借著你恩典的幫助,我不再犯罪,并要避開任何會使人犯罪的時機和場合?!?/p>
這個禱告所表達的比“懊悔”要深刻得多,后者只是出于對懲罰的恐懼,這個禱告卻出于因得罪上帝而有的敬虔的哀慟,你可以注意到,這位祈禱的罪人承認上帝是“全然良善”,并且配得我們?nèi)牡膼?。這樣的承認使所有想要有“自我稱義”的企圖都無法得逞。這個禱告,包括一個堅定的宣告,表明他下定決心不再犯罪,愿意放棄邪惡的生活型態(tài),并且要避免任何可能誘人入罪的機會和場合。禱告中也包括了一個“謙卑的認識”,就是在凡事上要依靠上帝的恩慈和幫助。
詩篇五十一篇,一個痛悔的罪人求寬恕的禱告,是大衛(wèi)王在和拔示巴犯了奸淫罪之后寫出來的。大衛(wèi)并沒有帶著借口來接近上帝。他并沒有要求上帝考慮一下是環(huán)境誘引使他犯罪,或因政治地位造成的孤單促使他有親近女人的沖動。大衛(wèi)并沒有設(shè)法在上帝臨在時,盡量減低所犯的罪的嚴重性。他沒有將他的罪合理化也沒有嘗試自我辯明,而這些是一般犯罪的人常有的特征和表現(xiàn)。
大衛(wèi)說:“我知道我的過犯,我的罪常在我面前。你責(zé)備我的時候,顯為公義;判斷我的時候,顯為清正?!睋Q句話說,大衛(wèi)相信,如果上帝除了絕對的懲罰外,沒有給他別的,祂仍是絕對公正合理的。大衛(wèi)表明,他不敢蔑視任何上帝說過的話:這是一顆破碎和真誠痛悔的心。
大衛(wèi)祈求,盼望能重新得到上帝的恩惠:“上帝啊,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,……不要丟棄我,使我離開你的面。不要從我收回你的圣靈。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,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?!保ㄔ?1:10-12)
他了解認罪最重要的是要完全倚靠上帝的恩慈。大衛(wèi)不能贖自己的罪,也不能做什么或說什么,來抹除已犯的錯誤。他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補償他對上帝的虧欠。大衛(wèi)那時就了解后來由耶穌所設(shè)明的真理——我們是欠債的人,沒有能力償還我們的債務(wù)。認罪就好像破產(chǎn)的宣告。上帝要求我們作完全人,最輕微的罪也會污染完美的記錄,世界上所有的“善行”都不能抹去這污點,而使我們從不完全進到完全。一旦犯了罪,我們在道德上就是破產(chǎn)的人。唯一的希望,是藉由一位全然完美者的贖罪,來寬恕及遮蓋我們的罪。
當(dāng)我們犯了罪,唯一的選擇是悔改。沒有悔改就沒有饒恕。我們必需以痛悔的心態(tài)來到上帝面前。大衛(wèi)是這樣說的:“你本不喜愛祭物,……上帝所要的祭,就是憂傷的靈。上帝啊,憂傷痛悔的心,你必不輕看。”(16、17節(jié))
大衛(wèi)這些話中具有深刻的思想,顯示他了解許多舊約人物所未能抓住的真理——在圣殿中供獻的祭物,并不能為罪人博取什么功德,這些祭物不過是指向未來那完美的“犧牲”的象征而已。最完美的贖罪祭是要由那毫無瑕疵的上帝的羔羊——基督所獻上。公羊和山羊的血永不能除罪,耶穌的血卻能。要得著基督贖罪的功效,使我們的罪得著遮蓋,必需要以憂傷痛悔的心來到上帝面前。在大衛(wèi)得著赦免的經(jīng)歷中,表現(xiàn)出赦罪的一個重要特性——驚奇。他乞求上帝洗除他的罪,使他潔凈。從某個角度言,得赦免絕不該是件令人驚奇的事。當(dāng)上帝照祂所說的話而行,我們絕不應(yīng)覺得驚奇。在約翰壹書一章九節(jié),上帝告訴我們,如果我們認自己的罪,祂是信實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。上帝持守祂的諾言,人卻不是。上帝是立約者和守約者,我們卻是毀約者。
上帝絕沒有義務(wù)要是恩慈的。任何時侯,我們以為上帝有義務(wù)要是恩慈的,我們的腦中就該亮起紅燈,提醒我們所想的并不是恩慈,而是公平——應(yīng)盡的責(zé)任。我們需要做的絕不僅是偶爾唱唱“奇異恩典”這首詩歌——而是需要一再對上帝的恩典感到驚奇,進而用全心來感謝祂、敬拜祂。
(選自作者著《有效的禱告》P46-58,朱束譯,大光傳播出版有限公司出版,標題另加。)
關(guān)注該公眾號


最新評論